由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擔任組長的銀髮經濟工作組,公布促進銀髮經濟的5大範疇,包括促進「銀色消費」、發展「銀色產業」、推廣「銀色品質保證」、推廣「銀色財務及保障安排」,以及釋放「銀色生產動」,共30項措施。每個範疇將交予一個政策局牽頭。
卓永興表示,本港高齡化越來越嚴重,必須積極應對高齡化帶來的挑戰,過去半年審視多項建議,並同業界、持份者協商和深入探討,決定在5個範疇推出共30項措施,形容一系列措施豐富、實在,以及跨局、跨部門協作,共同推動銀髮經濟,拉動銀髮族消費,並以認證方式增加產品認受性,及拓展銷售。 卓永興又指,長者在消費上和般消費者不同,促進銀色消費的工作是由商經局牽頭 11項的措施包括:
l 展覽業界在展覽中加重銀髮經濟元素
l 展覽業界新增銀髮經濟的專題展覽
l 零售業界會為長者提供零售優惠
l 商經局透過香港零售管理協會推動零售界開發銀髮產品和服務
l 貿易發展局平台供應銀髮產品
l 飲食業界推出「老友記食好一點」適合長者菜品
l 商經局聯同社聯支援商界推廣「照護食」
l 食品製造業界提供迎合長者需要和喜好的預先包裝食品
l 商經局聯同社聯舉辦銀髮高峰會
l 消委會強化銀色消費資訊
l 香港海關加強銀發消費的宣傳和教育工作
l 促進銀髮經濟既能為本港經濟注入活力
卓永興表示,希望措施能拉動銀髮組消費,以及吸引長者投入勞動市場,加強社會生產力,共建銀髮友善社會。他指,銀髮經濟有巨大商機,在政府和各界共同努力下,定能壯大銀髮經濟體量和產業鏈,並在生活各範疇提升長者生活質素,增加他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卓永興表示,預計18年後,即2034年每3名港人有多於1人是長者,面對人口結構新形勢 ,必須積極應對高齡化帶來的各種挑戰,並在挑戰中抓緊發展機遇,積極探索新產業新業態,在變局中打開香港新天地。他表示,長者佔本港人口很大比例 ,有一定經濟條件和消費力,是不容忽視的龐大消費群體,為銀髮經濟相關產品和服務創造大量需求。促進銀髮經濟既能為本港經濟注入活力並帶動整體經濟發展,亦能促進培育優質銀色產品和服務模式,讓長者共享發展成果。
發展「銀色產業」有4項措施,包括香港科技園公司、數碼港、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支援其科技企業發展樂齡科技;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促進樂齡科技研發的轉化和商品化;香港科技園公司、數碼港協助從事樂齡科技的公司與安老業界、醫院診所等合作,對接樂齡科技產品研發與長者的需要;及社會福利署擴闊樂齡產品的家居使用。
推廣「銀色財務及保障安排」方面,政府提出開發更多跨境養老保險產品;法律界會加強推廣「平安三寶」;當局亦會加強推廣「HKMC退休3寶」和推動本地年金市場的進一步發展,並加強長者的理財及金融防騙教育,以及制定《長者友善銀行服務指引》。
釋放「銀色生產力動力」方面,政府主力透過就業支援及培訓,以及推廣長者友善僱傭措施等,鼓勵及協助更多年長人士投入勞工市場,協助釋放勞動力。僱員再培訓局會推出優先培訓顧問諮詢服務,以及針對人力需求殷切的行業推出更多專設的培訓課程等;勞工處今年會增加1倍適合中高齡人士的招聘會;勞福局會檢討「再就業津貼試行計劃」及「中高齡就業計劃」,進一步探討推出鼓勵60歲或以上人士就業的措施;及勞工處會加強推廣長者友善僱傭措施。
卓永興指,工作組推出的措施由政府訂立大方向,推行方面涉及多間公司、機構及團體,認為不適合為措施制訂關鍵績效指標(KPI)。他表示,本港去年60歲或以上人士的消費開支約為3,420億元,佔本地生產總值(GDP)約11%,估計10年後、2034年可增至4,960億元,如果推出有關措施後,每年增加約5%則很可觀,經濟效益每年有170億,如果每年10%增長則有342億元,但他指「既然不適合定KPI,亦很難估算措施對GDP的貢獻」。
丘應樺:飲食界推長者菜品 與連鎖飲食集團推出軟餐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指,促進「銀色消費」涉及11項措施,包括展覽及零售、電子商貿、飲食、銀髮高峰會、以及保障年長消費者權益等方面。展覽及零售方面,政府會積極推動商界了解長者需要,在展覽中加重銀髮經濟元素,例如長者免費入場安排、長者專屬優惠、銀色產品、便利措施等。在飲食方面,政府會與飲食界合作,提供迎合長者喜好的餐膳體驗與飲食優惠,包括免費餐飲推廣、長者專屬時段優惠、長者同行者優惠等,預計超過100間食肆響應,並在今年第3季推出;同時又會與社聯合作,與連鎖飲食集團推出軟餐,亦正協助業界以鼓勵更多食肆推出照護食。另外,現時香港市面上缺乏本地特別為長者需要及口味而設計的預先包裝食品,政府鼓勵業界製造易咀嚼或份量較輕盈的食品,以在超級市場及其他方便長者的零售點出售。
推廣「銀色品質保證」方面,丘應樺預計,今年底前可將「照護食」正式納入「灣區標準」清單,成為第一個由香港業界提出及制定的銀髮經濟「灣區標準」,相關政策局及部門會加強推廣,鼓勵食肆和食品生產商採用「照護食灣區標準」。另外,香港工業總會預計在明年內,推出專為樂齡產品而設的「銀色Q嘜」。
何啟明:再培訓局推出更多針對後50人士專設的就業掛鈎新課程
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指,勞工處會於今年舉辦60場特別適合中高齡人士的招聘會,場數為去年的兩倍,包括在交通便利地點舉辦的大型招聘會,及在地區舉辦的主題招聘會,讓求職人士在招聘會即場申請職位及面試,增加獲聘的機會。同時,勞工處推行中高齡就業計劃,鼓勵僱主聘用40歲或以上人士並提供在職培訓。
他表示,再培訓局會針對人力需求殷切的行業推出更多為後50人士專設的就業掛鈎新課程,首兩項課程會於今年第二季推出,涉及飲食業和兒童住宿照顧服務行業。他指,中高齡人士偏好選擇工時較短及時間彈性較大的工種,或者所謂「炒散」,希望透過精細分類,幫助中高齡人士進入職場,煥發「第二春」。至於是否需要檢討外勞政策,他指希望僱主根據處方基本要求去聘請外勞,強調當局會嚴格執法確保本地就業優先。
資料來源:星島頭條